【农家乐】
25%噻虫嗪悬浮剂
规格:10ml*500袋
200g*50瓶
(一)生物活性
噻虫嗪是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杀虫活性优于第一代新烟碱类标志品种吡虫啉,其活性约为烟碱的100倍,其杀虫机理与烟碱、吡虫啉相似,可选择抑制昆虫神经系统突触后膜上的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进而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使昆虫先高度兴奋后麻痹直到死亡。由于这种特殊的生理生化活性与第一代新烟碱类(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等)无交互抗性。
(二)杀虫谱
噻虫嗪对蚜虫、叶蝉、蓟马、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有特效,因而对植物病毒病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对害虫具有良好的胃毒和触杀作用,并具有强内吸传导作用和渗透性,也有一定的杀卵作用。药剂在植物体内降解较慢,延长了控制害虫的时间,持效期可达15~35天
(三)使用方法
适用作物多,施药方法多样。也可用于防治动物和公共卫生上的蝇类,如家蝇、夏厕蝇、果蝇等以及蚂蚁。
防治地上害虫地下施药
依据:噻虫嗪3种特效
一)特异的内吸传导性,用于种子处理或土壤处理,药剂能被作物根部或萌发的幼苗快速吸收,并沿木质部向顶输导到生长点、新叶和叶鞘,遍及全株;
二)较高的水溶性(约为吡虫啉6倍),因而在土壤墒情较差情况下,对药效影响不大,田间表现防效较稳定;
三)土壤中降解较慢,半衰期7~109天(37种土壤平均值为32.3天),因而持效期较长。特别适宜采用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防治作物生长早期的叶面害虫和地下害虫,如蚜虫、叶蝉、蓟马、飞虱、粉虱、稻瘿蚊、金针虫、土栖甲虫等。相同剂量的药剂用于土壤处理的防虫效果常常好于茎叶喷雾处理。用于种子处理对种子安全性好,几乎适合于所有作物种子的处理,且对作物有明显的刺激生长作用,表现为苗齐、苗壮、叶色浓绿。
灌根:噻虫嗪在苗期灌根比在移栽后喷雾的防效更明显
十字花科蔬菜、番茄、茄子、辣椒的白粉虱,可在移栽前3天灌根,或在移栽后4~5天灌根。
稻飞虱,在若虫发生初盛期,兑水茎叶喷雾;也可在秧苗移栽前7天左右,秧田施药,带药移栽,可控制飞虱20天左右,可兼治水象甲、稻小潜叶蝇类。安全间隔期28天
蔬菜害虫,防治瓜类、十字花科蔬菜、番茄、茄子、辣椒的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兑水喷雾。马铃薯白粉虱,兑水喷雾。安全间隔期为7天
果树害虫:柑橘蚜虫、柑橘潜叶蛾、柑橘介壳虫、葡萄介壳虫、西瓜蚜虫兑水喷雾
甘蔗棉蚜 :兑水喷雾